板式换热机组的清理是维护设备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,其清理流程需结合设备结构特点和污垢类型科学实施。以下是详细的清理步骤、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清理前的准备工作
停机与安全隔离
切断设备电源,关闭进出口阀门,确保系统压力完全释放(压力表归零)。
在阀门处悬挂 “禁止操作” 标识,防止误启动。
设备检查与记录
记录设备运行参数(如进出口温度、压力差),以便对比清理前后的效果。
观察外壳是否有泄漏、变形等异常,初步判断内部污垢程度。
二、拆卸与分解步骤
拆卸换热器主体
松开夹紧螺栓(按对角顺序逐步松开,避免板片变形),缓慢打开换热器框架。
注意板片排列顺序,用记号笔标记板片位置,避免组装时错位。
板片与密封垫的分离
小心取下板片,检查密封垫是否老化、破损,若有需及时更换。
清除板片边缘残留的密封胶,避免影响密封性能。
三、污垢类型与清理方法
1. 机械清洗法(适用于硬垢、颗粒沉积)
高压水冲洗:使用高压水枪(压力≤10MPa)从板片两侧交替冲洗,重点冲洗流道死角和波纹间隙,清除泥沙、锈渣等固体杂质。
软毛刷清理:用尼龙刷或软布擦拭板片表面,避免使用钢丝球等硬物划伤板片(尤其是不锈钢材质)。
2. 化学清洗法(适用于水垢、油垢、生物黏泥)
酸洗除垢:
配制柠檬酸或草酸溶液(浓度 5%~10%,pH 值≤4),用循环泵将溶液注入板片通道,常温循环 2~4 小时。
清洗过程中监测溶液 pH 值,若 pH 值超过 5,需添加酸液维持浓度。
碱洗除油:
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(浓度 3%~5%)循环清洗 1~2 小时,清除油污和有机物沉积。
化学清洗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,直至出水 pH 值为中性(pH=6~8)。
3. 特殊污垢处理
生物黏泥:添加氧化性杀菌剂(如次氯酸钠)循环清洗,杀灭微生物后再进行物理冲洗。
顽固性水垢:可采用超声波清洗或专用除垢剂(需根据板片材质选择,避免腐蚀)。
四、组装与调试要点
板片组装
按标记顺序安装板片,确保密封垫正确嵌入槽内,边缘无翘起。
均匀拧紧夹紧螺栓,按对角顺序分 2~3 次逐步拧紧,最终力矩需符合厂家说明书要求(通常为 20~40N・m)。
压力测试
组装后进行水压试验:缓慢升压至工作压力的 1.25 倍,保压 30 分钟,检查板片连接处、密封面是否泄漏。
若发现泄漏,需重新拆卸检查密封垫或板片是否损坏。
五、清理后的维护建议
定期巡检
监测进出口压力差,当压差比初始值增加 1.5 倍时,需及时清理。
检查介质流量和温度,若换热效率下降 10% 以上,可能是内部结垢导致。
防垢预处理
对水质进行软化处理(添加阻垢剂或安装离子交换器),减少钙镁离子沉积。
对含杂质的介质,在进出口加装过滤器(精度≤50μm),防止大颗粒堵塞流道。
停机保护
长期停机时,排净设备内介质,用清水冲洗后充入氮气防腐,或添加缓蚀剂保护板片。
六、安全注意事项
化学清洗时佩戴耐酸碱手套、护目镜,操作区域保持通风,避免溶液接触皮肤或飞溅入眼。
高压水冲洗时,禁止将水枪对准人体或电气部件,防止高压伤人。
拆卸过程中若板片粘连严重,不可强行撬开,需用专用工具或化学溶剂软化后分离,避免板片变形。
通过科学的清理流程和定期维护,可有效延长板式换热机组的使用寿命,提升换热效率。若设备结垢严重或结构复杂,建议联系专业维保团队操作,确保清理效果和设备安全。
深富策略-智慧优配最新消息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机构-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