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自:新华财经
8月15日,河南农商银行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未来3年该行将投放涉农贷款4000亿元以上,其中粮食安全、乡村富民产业、农业新质生产力3个领域分别投放1000亿元以上,为“三农”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。
河南农商银行因农而生、因农而兴,是全省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。长期以来,该行坚守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,以全省20%存款发放了全省34%涉农贷款、36%小微企业贷款和79%扶贫小额贷款,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“主力军”和普惠金融“排头兵”作用。
金融保障粮食安全,坚决守护“大国粮仓”
近年来,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生物育种、现代种养等重点领域,河南农商银行创设“高标准农田贷”“种植贷”“收储贷”等金融产品,提供“种收储运加销”全链条金融服务,累计投放粮食生产加工领域贷款587亿元、种业相关领域贷款58亿元。许昌农商银行发放15年超长期贷款,支持5.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河南农商银行与省农业农村厅签署的合作协议聚焦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、建设、运营等主体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;为种业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解决技术攻关资金瓶颈,让“中国碗”盛上更多“河南粮”。
金融支持富民产业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河南农商银行坚持立足当地、特色经营,围绕“一县一业、一乡一品”,专门制定《河南农商银行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,助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。针对不同产业、不同企业差异化需求,坚持“一行业一策略、一市场一模式、一企业一方案”,制定颗粒度尽可能小的授信政策和灵活精准的授信模型,量身定制金融产品,努力让金融服务更加高效、更有温度。目前,已因地制宜创设杞县“大蒜贷”、通许“酸辣粉贷”、淮滨“船舶贷”等100余款特色金融产品,投放县域富民产业贷款441.33亿元,服务农业产业链客户20.86万户。
金融践行普惠使命,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
河南农商银行提出走农商特色经营之路,核心是用好“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”模式,开展“整村授信”,实现“8040”战略目标(让河南80%农户有农商授信、40%农户有农商用信)。该行运用大数据赋能对农户批量无感授信,实现贷款线上申请、秒借秒到、随借随还,降低融资成本,同时线下由客户经理跟进服务,解决个性化需求。要求1名客户经理包2至3个村,2名客户经理结成对子,每周至少进村走访一次,把金融服务送到群众身边。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,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、可得性、满意度;目前,县域农户授信覆盖率73.41%,用信覆盖率14.34%。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力度,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473亿元,下一步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金融赋能农业科技,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
河南农商银行成立后,专设科技领域信贷额度,创设“科技贷”“专精特新贷”等金融产品,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长周期、低成本融资服务。目前,已向942家涉农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83.85亿元。
农机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“硬核支撑”。该行围绕农机装备制造等核心企业,创设供应链金融产品,为全链企业提供便捷金融服务,支持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。该行近期将在洛阳开展农机装备产业链银企对接活动,取得经验后在农业科技领域逐链开展系列对接活动,助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
金融服务融入乡村治理,助力共建和美乡村
河南农商银行发挥点多面广、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,推动“金融入格”,积极参与网格化治理。与社区(村委)开展支部共建,派员担任乡村金融助理,提供专业金融咨询,探索基层治理与金融服务互促共进新模式。目前,与乡镇(街道)党委、行政村(社区)党支部签约率达91%。积极开展信用村、信用户评价,助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。开展“金融知识下乡”主题活动,普及防范电信诈骗、非法集资等知识,守好群众“钱袋子”。安阳农商银行设置“防非防诈”宣传栏6700余块,覆盖1336个行政村。大力开展“送戏下乡”“金融夜校”等活动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(石婧雯 刘旭杰)
编辑:穆皓
声明:新华财经(中国金融信息网)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。任何情况下,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:400-6123115 ]article_adlist-->深富策略-智慧优配最新消息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机构-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