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只价值连城的鸡食碗
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普通日子,北京文物商店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。一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神色慌张地走进店内,从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布满污渍的蓝色小碗。
同志,您给看看这个碗能值多少钱?老太太局促地问道。
店员接过碗仔细端详,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碗暗藏玄机。碗身通体呈现深邃的蓝色,釉面上均匀分布着细密的白色斑点,胎体厚重,釉色莹润,显然不是寻常物件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碗内布满了奇怪的啄痕和污垢。
展开剩余83%大娘,这碗是从哪儿来的?店员好奇地询问。
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:这是俺从茅坑里挖出来的,后来一直用来喂鸡...
听到这个回答,店员强忍笑意,继续问道:那您打算卖多少钱?
老太太一时语塞,她从未想过这个破碗能值多少钱。在她看来,这个布满白点的旧碗根本不值一提。见老太太犹豫不决,店员赶紧叫来同事一起商议。经过讨论,大家一致认为这绝非普通物件,最终以80元的价格收购了这个鸡食碗。
要知道,当时普通工人的月薪才十几元,80元堪称一笔巨款。但谁也没想到,这个价格与碗的真实价值相比,简直是九牛一毛。
国宝真面目
老太太离开后,店员们开始认真清理这个神秘的蓝碗。当清水洗去碗心的污垢时,六个大字赫然显现——大明宣德年制!所有人都惊呆了。但一个疑问随之而来:为何款识不在碗底,却在碗心?
为解开这个谜团,北京文物商店当天紧急停业,邀请各路专家前来鉴定。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、傅大卣等权威人士悉数到场。当看到这只蓝碗时,专家们无不屏息凝神——那深邃的蓝色釉面,精美的白点装饰,无不彰显着它的非凡身世。
专家们很快确认,这绝非普通瓷器,而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。那些看似瑕疵的白点,实则是明代御窑独创的洒蓝釉工艺。这种工艺仅在宣德年间存在十年,之后便失传了,直到清代才得以恢复。因此,明代洒蓝釉瓷器存世极少,每一件都堪称无价之宝。
皇家玩具的传奇
这只碗的真实身份更令人惊叹。原来,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御用玩具。这位爱玩的皇帝沉迷掷骰子游戏,特意命景德镇御窑烧制专用器皿。御窑工匠为取悦皇帝,创新性地发明了洒蓝釉工艺:先施白釉,再用特制工具将蓝釉吹洒其上,形成独特的斑点效果,经二次烧制而成。
由于是掷骰子专用,这种器皿实为钵而非碗,故款识刻于钵心。朱瞻基驾崩后,这种工艺也随之失传。直到康熙年间,洒蓝釉才重现于世。
天价国宝
经专家鉴定,这件宣德洒蓝釉钵最终被首都博物馆收藏,成为镇馆之宝。其价值难以估量:2021年一件清代洒蓝釉拍出1035万元;1980年香港拍卖会上,一件明代洒蓝釉碗以370万港币成交,按购买力换算相当于今天的2.3亿元。专家估计,这件宣德洒蓝釉钵的保守估值至少在5亿元以上。
从皇家玩具到鸡食碗,再到博物馆珍藏,这件国宝历经600年沧桑,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归宿。它不仅见证了明代工匠的智慧结晶,更承载着一段传奇的历史。如今,像这样得以保全的国宝少之又少,更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。我们期待这些文化瑰宝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土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深富策略-智慧优配最新消息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机构-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